《BMJ》:男性吃太多加工食品,肠癌风险增加,但女性或不受影响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世界新增癌症患者1930万人,因癌症死亡患者有近1000万人,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会被癌症盯上。癌症虽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可能招来癌症。
一、研究:男性吃太多超加工肉类,结直肠癌风险或更高
一项发表在《BMJ》上的研究,通过对超20万人每隔四年进行130种食物食用频率的调查,并随访了25年发现,食用大量超加工食品的男性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一般男性要高出29%,不过这一关联性并不表现在女性身上。
二、癌症是吃出来的吗?
男性超加工食品吃多了会增加肠癌的发生风险,俗语又有“病从口入”一说,那是不是意味着癌症是吃出来的呢?
据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分析发现,饮食和营养可能在全球癌症负担中占比20%-25%。5%与酒精摄入有关,还有5%与红肉、加工肉等特定饮食因素有关,有10%-15%与高热量饮食、运动少导致的肥胖有关,足以可见“癌从口入”并非毫无根据。
其中,5种常见的不健康饮食习惯,或许会成为癌症的帮手,要趁早改掉。
1、“趁热吃”
《国际癌症杂志》曾经对5万多名受访者进行了长达10年的调查随访,结果发现经常吃65℃以上热饮的受试者,食管癌风险明显升高。这是因为食管粘膜对温度比较敏感,长期饮用 2、“无肉不欢” 国家癌症研究机构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加工肉列为一类致癌物。红肉中的血红素,进入人体肠道会被分解产生N-亚硝基化合物,损伤细胞DNA,诱发癌变,而加工肉中则可能会有硝酸盐、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一项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的研究,通过对474996名受试者研究分析发现,加工肉类和红肉每天每多摄入70克,肠癌风险会升高32%,红肉每天每多吃50克,肠癌风险升高36%,加工肉类每天每多吃20克,肠癌风险会身高18%。 3、高盐饮食 经常吃腌制食物以及高盐饮食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更高。腌制食物中可能含有很多亚硝酸盐,进入人体会产生亚硝胺,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另外高盐分的饮食习惯,可能还与肺癌风险升高有关。 一项发表在《肺癌转化研究》上的研究,发现男性每天钠摄入在2996-3230mg的人,患肺癌的风险要比钠摄入低于2732mg的人,多出24%,女性每天钠摄入在2522-2722mg的人,要比钠摄入低于2290mg的人,肺癌风险高出15%。 4、高糖饮食 摄入糖分过多,可能会抑制饱腹感,导致能量摄入过多,从而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而肥胖是十多种癌症的风险因素之一;另外,吃太“甜”还可能会促进血糖水平升高和胰岛素分泌增加,增加胰岛素抵抗、炎症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从而间接影响癌症的发生风险。 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纳入了101257名平均年龄为42.2岁的参与者的研究显示,含糖饮料的饮用量每增加100 ml/天,与整体患癌风险升高18%、女性乳腺癌风险升高22%相关。 5、吃发霉食物 很多人都有节省的习惯,一顿吃不完下顿接着吃,但是要记住霉变的食物,一定要及时扔掉。霉变的食物中会产生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食用不当会增加中毒或者致癌的风险。 上述这些饮食习惯不少人都有,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小艾建议大家还是尽早改掉吧!当然,除了饮食之外,预防癌症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预防癌症,除了注意吃,还需做到3件事 1、控制体重 研究发现,肥胖或超重会增加11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因此一定要控制好体重。建议平常要管住嘴迈开腿,饭吃七分饱,避免暴饮暴食。还要坚持运动,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2、远离危险诱因 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以及太阳辐射、电离辐射、室内污染、烟草、酒精等,这些都是癌症的高危诱因,平常一定要远离这些危险诱因。平常要定期接种预防疫苗,做好防晒以及辐射保护措施。装修好的新家,最好通风半年后再入住,另外还要尽早戒烟戒酒。 3、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筛查,能够更早的发现疾病,尽早干预,能大大提升生存率和治愈率,普通人群,定期进行常规体检即可。高危人群要尽早进行癌症筛查,如肺癌高危人群可以选择胸部低剂量螺旋CT来筛查,肠癌高危人群可通过肠镜来筛查,乳腺癌高危人群可结合钼靶和超声来筛查。 总结:癌症的发生与饮食息息相关,平常一定要改掉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另外还要控制体重,远离各种危险诱因,并做好定期的体检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以便更好的筛查癌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参考资料: [1]《男性吃太多超加工食品,结直肠癌风险或更高,特别是肉类》.生物探索.2022-09-07 [2]《“癌从口入”是真的!研究证实,这11种肿瘤与“吃”确切相关》.科普中国.2022-09-12 以上就是【《BMJ》:男性吃太多加工食品,肠癌风险增加,但女性或不受影响】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更多健康资讯请访问就医吧主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