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雨真黎的回答:
严格讲电动机的基本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起主导作用。而电生磁,磁生电是电磁理论的概念。
心丨难丿寻的回答:
这么想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所以先要有电 所以是电生磁 也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的回答:
那要看什么电动机了。如果是三相非同步电动的话,那就是用的旋转的磁场产生的~
手机使用者的回答:
正确。1个答案2个说辞。
电动机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还是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力的作用?
热心网友的回答:
严格讲电动机的基本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起主导作用。而电生磁,磁生电是电磁理论的概念。
热心网友的回答:
都存在,电动机分很多种,比如,三相交流电动机,定子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相对成了切割磁力线运动,不是又产生了电流吗,产生了电流又产生磁场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导致旋转运动,直流电机,定子通电,转子也通电,电流产生磁场相互作用,其实电机分很多种,各种原理都不尽相同
江汉老怪的回答:
电动机的运转就是电生磁的原理。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区别?
仁昌居士的回答:
电磁感应和电流的磁效应区别为:现象不同
、原理不同、发现人不同。
一、现象不同
1、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是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
2、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效应现象是通有电流的导线,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二、原理不同
1、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原理是闭合电路的一部份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2、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效应原理是磁性物质中每个分子都有一微观电流,每个分子的圆电流形成一个小磁体。在磁性物质中,这些电流沿磁轴方向规律地排列,从而显现一种绕磁轴旋转的电流,磁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中的电流相互作用便导致了磁体的转动。
三、发现人不同
1、电磁感应:迈克尔·法拉第是一般被认定为于2023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的人。
2、电流的磁效应: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在2023年4月的一天发现了晚上电流的磁效应。
夙玟玉霍骏的回答:
1.电流的磁效应是h.c.奥斯特发
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m.法拉第发现的。
2.电流的磁效应是电生磁。
3.电磁感应是磁生电。
电流的磁效应你可以理解为电流产生导致磁效应(效果)产生,先有电后有磁,记住了一个就行,记多了容易混淆。
母彗卓雰的回答:
电流的磁效应: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电生磁。
电磁感应: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若将此导体闭合成一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通俗地说就是磁生电。
这两个现象是互为逆向的一个过程。
电流磁效应的典型应用就是电磁铁,电磁继电器,通过对线圈通电使铁芯产生磁性。
电磁感应的典型应用就是发电机,基本原理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绕成线圈,然后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变压器是一个既用到了电流磁效应,又用到了电磁感应原理的装置。变压器的原线圈通入电流会产生电磁场,这里用到了电流的磁效应;变化的磁通量又会在副线圈感应出电流,这里用到了电磁感应原理。
祖半兰老新的回答:
电流的磁效应是由于通电引起的磁场变化,电磁感应是指电与磁的相互作用
李万石李全仁的回答:
电流的磁效应是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电磁感应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简单的说:电流的磁效应是电生磁,电磁感应是磁生电。
弥唱月窦欢的回答:
你看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所以是没有电源的,是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电流的磁效应是指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是有电源的,一般是放一个小磁针在通电的导线边,看小磁针是否有偏转
午夜的鬼片的回答:
电流的磁效应定义是: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非磁性金属通以电流,却可产生磁场,其效果与磁铁建立的磁场相同.
通有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 在通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会有磁场产生,其磁感线的形状为以导线为圆心一封闭的同心圆,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互相垂直.说白了就是电生磁,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而电磁感应的定义是: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说白了就是磁生电,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热心网友的回答:
电流的磁效应是指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而电磁感应是指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电是谁发明的?
口才叔的回答:
2023年,历史上第一个电池——提供稳定连续电流的电源装置——即伏打电堆诞生了.
末你要的回答:
1、电是被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2、2023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3、2023年,富兰克林提出了风筝实验(。其他科学家在实验中,将繫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溼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4、富兰克林让别人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设计2023年着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
热心网友的回答:
电是被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
的。电本来就存在,不是发明的,应该用发现。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风筝实验得到的电,并积聚在一个现在叫莱特瓶的容器中 也就是很多书中说,有一个人在一个雷雨天时,在风筝上放一个钥匙,然后拉风筝的线(普通的棉线)另一端连线在莱特瓶(一个拥有2个金属片,他们非常近但不接触的容器)中,得到了电荷。
从此发现了电,并且证明了电的存在。
扩充套件资料电是个一般术语,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大自然里,电的机制给出了很多众所熟知的效应,例如闪电、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等等。
我们用的电池和伏特当初所製造的电池组,是运用相同的原理。电池的外壳都是由锌製成;锌的外面再会覆盖一层塑料或洋铁皮,以防止电池发生渗漏的情形。在电池里没有银片或铜片,而是在正**有一根碳棒(像很粗的铅笔芯)。
电池里的碳棒和锌的外壳之间装的是浓稠的糊状化学物质。
热心网友的回答:
电是客观存在的。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发现用兽皮磨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绒毛、麦杆等一些轻小的东西,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电」。 公元2023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做了多年的实验,把电吸引现象,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被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
在吉尔伯特之后的200年中,又有很多人做过多次试验,不断地积累对电的现象的认识。2023年法国人杜伐发现了同号电相互排斥、异性电相互吸引的现象。1745,普鲁士的克莱斯特在实验中发现了放电现象。
2023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现的。为了对电进行探索曾经作过着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着;为了深入**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彙。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
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恆定律。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
赵文星空絮雨的回答:
世界焊接发展史话公元
懂我丽丽的回答:
「电」这个名词是由希腊语「琥珀」转来的 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是摩擦起电现象。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正处于文化鼎盛的时期,贵族妇女外出时都喜欢穿柔软的丝绸衣服,带琥珀做的首饰。
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把它对着光就呈显出黄色或红色的鲜豔色泽,是当 时较为贵重的装饰品。人们外出时,总把琥珀首饰擦拭得乾乾净净。但是,不管擦得多干净,它很快就会吸上层灰尘。
虽然许多人都注意到这个现象,但一时都无法解释它。
有个叫泰勒斯的希腊人,研究了这个神奇的现象。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索,他注意到挂在颈项上 的琥珀首饰在人走动时不断晃动,频繁地摩擦身上的丝绸衣服,从而得到启发。经过多次实验,泰勒斯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确实具有吸引灰尘、绒毛、麦秆等轻小物体的能力 。
于是,他把这种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电」。
2023年义大利医生加法尼通过从动物组织对电流的反应开始研究化学作用而不是静电产生的电流。
2023年义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表明,加法尼的电流不是**于动物,把任何潮溼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伏特在202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
2023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
2023年法拉第发现当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
2023年爱迪生髮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
1882 年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投运的珍珠街发电厂被称为世界最早的发电厂,它拥有 6 台 120 kw 的蒸汽机发电机组。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电荷运动所带来的现象。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
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子运动现象有两种:我们把缺少电子的原子说为带正电荷,有多余电子的原子说为带负电荷。
电是个一般术语,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大自然里,电的机制给出了很多众所熟知的效应,例如闪电、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等等。
热心网友的回答:
电是爱迪生髮明的,并且爱迪生也是一个发明家,是我们的历史人物。
★撒比的回答:
应该说是怎么发现的 呵呵 远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发现用毛皮磨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绒毛、麦杆等一些轻小的东西,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电」。 公元2023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在吉尔伯特之后的200年中,又有很多人做过多次试验,不断地积累对电的现象的认识。
2023年法国人杜伐发现了同号电相互排斥、异号电相互吸引的现象。1745,普鲁士(德国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莱斯特在实验中发现了放电现象。 18世纪中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电学家富兰克林又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
他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之中。如果一个物体得到了比它正常的份量更多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正电(或「阳电」);如果一个物体少于它正常份量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负电(或「阴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
富兰克林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确实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但对于电的本质的认识与我们现在的「两个物体互相磨擦时,容易移动的恰恰是带负电的电子」的看法却是相反。 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2023年着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他用金属丝把一个很大的风筝放到云层里去。
金属丝的下端接了一段绳子,另在金属丝上还挂了一串钥匙。当时富兰克林一手拉住绳子,用另一手轻轻触及钥匙。于是他立即感到一阵猛烈的冲击(电击),同时还看到手指和钥匙之间产生了小火花。
这个实验表明:被雨水溼透了的风筝的金属线变成了导体,把空中闪电的电荷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
一年后富兰克林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 电流现象的研究,对于人们深入研究电学和电磁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最早开始电流研究的是义大利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1737-1798)。
伽伐尼的发现源自于2023年的一次极为普通的闪电现象。闪电使伽伐尼解剖室内桌子上与钳子和镊子环连线触的一只青蛙腿发生痉挛现象。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没有放弃对这个「偶然」的奇怪现象的研究。
他花费了整整12年的时间,研究象青蛙腿这种肌肉运动中的电气作用。最后,他发现如果使神经和肌肉同两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丝和铁丝)接触,青蛙腿就会发生痉挛。这种现象是在一种电流回路中产生的现象。
但是,伽伐尼对这种电流现象的产生原因仍然未能回答,他认为蛙腿的痉挛现象是「动物电」的表现,由金属丝构成的迴路只是一个放电迴路。 伽伐尼的看法在当时的科学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是,另一位义大利科学家伏打(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认为电存在于金属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肌肉中,两种明显不同的意见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论,并使科学界分成两大派。 2023年春季,有关电流起因的争论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伏打发明了着名的「伏打电池」。这种电池是由一系列圆形锌片和银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装置,在每一对银片和锌片之间,用一种在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中浸过的纸板隔开。银片和锌片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作为电解液,它们构成了电流回路。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电池,是由很多银锌电池连线而成的电池组。但在当时,伏打能发明这种电池确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电池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可以人为控制的持续电流,为今后电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电流效应的应用开启了前景,并很快成为进行电磁学和化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 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根据电动机按起动与执行方式不同,可分为电容起动式单相非同步电动机 电容运转式单相非同步电动机 电容起动运转式单相非同步电动...
几乎除了电灯,电暖器等电热电器之外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电视机中有映象管需要电磁铁作为电子的聚焦,电磁炉将电能转化为高频磁场。使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达到驱动发音膜发生,手机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讯号进行发射和接收。节能灯的电子镇流器将灯管内的低压气体点燃,已经不少了。电风扇 电吹风 话筒 发电机 变压器.电...
电机是互相转换的,当它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就是电动机,当它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就是发电机。电流产生在闭合迴路里,你在电源线处测得的是端电压。是的。因为 算了,你用它改成风车实验吧!串激式电机的工作原理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定子由凸极铁心和励磁绕组组成,转子由隐极铁心 电枢绕阻 换向器及转轴等组成。励磁绕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