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道大家最喜欢的美剧是哪部?
涛哥最喜欢的美剧:《权力的游戏》。
为什么这么喜欢?
是因为我几乎能对剧中90%的人物深深共情,我从他们的命运轨迹里面看到了自己的A生轨迹,通篇的曲线和拐点。
接下来我可能会写个系列(也可能会鸽掉,哈哈),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美剧天花板《权力的游戏》。
我会把美剧内容和ADHD联系起来,帮我们看清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模式。
特别是面对ADHD时、教育ADHD孩子时,我们可以学到点啥、又能给下一代带来什么启发。
绝对有趣又实用。
一、小恶魔的命运轨迹
今儿咱们来聊聊《权力的游戏》里那位常被低估却常常出彩的小个子大人物:提利昂·兰尼斯特,也被称为“小恶魔”
因为很多小伙伴没看过这个美剧,我们先来简单看看小恶魔的人生故事(含剧透)。
小恶魔出身贵族,但是非常外表极其受限,是个侏儒。
他一出生就不受待见,爹不爱、姐厌烦,还被扣上了“你害死了娘”的大帽子。
这让他从小就背了一座“原生家庭的大山”。
展开全文但小恶魔不是好惹的,他打小就靠脑子和嘴皮子混迹江湖——啥宫斗、阴谋,他都能用三寸不烂之舌给对付过去。
后来他去君临当“代理国王之手”,也就是帮忙治国那会儿,算是人生巅峰之一——
毕竟能在一堆权谋家里站稳脚跟,不靠拳头,全靠脑瓜子。
可惜家人还是瞧他不上,姐姐更是恨不得立马把他整死。
再加上后来一堆宫斗乱七八糟,提利昂被诬陷杀了侄子,还差点丢了小命。
好在他机智过人,跑路成功。
出逃以后,他就辗转投奔了“龙妈”丹妮莉丝,还当起了她的首席谋士,立功不少。
虽然他中间也失策过,差点被姐姐反将一军,但总体来说,他在龙妈的阵营里找到了久违的“被需要”感。
最后大结局嘛,剧里剧情挺虐的,龙妈黑化后,提利昂彻底看清了她的做派,也只能继续费尽心思去阻止更大的灾难。
兜兜转转,他竟然又回到权力中心,被推举来管理破烂不堪的王国,算是踏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
说白了,他那曲折经历,前后被多少人看轻、背叛、又求助。
但他最终还真就一步步用他的聪明才智杀出重围,混成了“后权游时代”的大人物。
三、提利昂的“原生家庭阴影”
与自我身份认同
提利昂的悲哀,很多人都知道,老爸泰温·兰尼斯特对他那叫一个嫌弃,尤其认为他是害死母亲的“罪魁祸首”。
一个孩子从小在这种黑暗阴影里长大,压力比外面战场炮火还猛烈。
泰温从未正眼瞧过他,甚至常常打压、贬低。
与此同时,他又生活在兰尼斯特这样的“光环家族”里,哥哥詹姆是位英武的骑士,姐姐瑟曦更是女王范儿十足。
提利昂想要得到认可,自然要拼了命地证明自己。
虽然小矮人的身体条件让他在武力值方面显得无力,但他在智慧和口才上可谓登峰造极。
我们要是用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父亲泰温就相当于提利昂内心构建的一个“超我”原型。
权威感爆表又非常苛刻,让提利昂时刻觉得自己“不够好”,必须加倍努力才能换取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肯定。
久而久之,提利昂成长过程中被自卑感和自我怀疑所纠缠,也形成了防御机制,譬如用“讽刺和幽默”来掩饰脆弱。
这就跟很多ADHD的孩子很像:他们也往往在学校或家里得不到肯定。
总是被批评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丢三落四,甚至会受到父母或老师的责怪——“怎么又犯错啦?”“你就不能认真点吗?”
久而久之,小孩心里就会感觉“我是不是天生就差劲”、“我只能靠耍宝或闹腾来获得关注”
……
这些负面认知根深蒂固。
然而,在提利昂的故事里,他虽然一度把这种痛苦转化为对家族、对周围人的不信任和嘲讽。
但他也在寻求自我价值的证明:不管是担任国王之手时的筹谋,还是后来与丹妮莉丝结盟时的兢兢业业。
背后都体现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对ADHD的家长而言,这段剧情的意义在于:
我们得帮助孩子跳脱出“原生家庭阴影”,学会在肯定与包容中成长,而不是只会责怪孩子的冲动或拖拉。
孩子的负面自我认同就越严重,越难以发挥真正潜能。
四、如何解读提利昂的“喝酒+口嗨”
防御机制?
细看提利昂的表现,他几乎整天端着酒杯,一言不合就开嘲讽模式。
有人会说他这是自我放纵,其实更像是一种“掩护”——通过酗酒、玩世不恭的形象,来减缓内心的焦虑感和无力感。
精神分析的理论告诉我们,当一个人不被父亲认同、被社会边缘化甚至歧视时,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和愤怒。
但这些情绪往往不便直接向外倾泻,于是“自嘲”就成了替代性释放的出口,把矛头调转给自己。
仿佛别人想攻击他,也无非是重复他自己常挂在嘴边的段子罢了。
那这种做法放在我们ADHD的小伙伴中,也很常见。
比如说在学校里,老师批评“你怎么又走神儿了!”,同学吐槽“你就不会安静一秒吗?”。
ADHD的孩子若是总在被否定的环境里生长,就可能自嘲“我就是笨”、“我就是没耐心”之类。
甚至有的青少年会用搞怪、打岔来博人一笑,掩饰自己跟不上的部分。
长大以后的成人ADHD,也可能会习惯拿“我就是懒散”来打马虎眼。
其实内心的苦与累,没有几个人懂。
再加上一些人会借助烟酒或其他方式来纾解压力——但这是相对不健康的方式。
就跟提利昂那酒不离手的习惯一样,一方面短暂麻痹自己,另一方面又把痛苦越埋越深。
五、提利昂的“破局之路”
从认知行为疗法看他的觉醒
说到认知行为疗法,核心就在于两个关键词:认知重建和行为改变。
咱们可以观察提利昂在剧中的成长:他先是在君临当“代理之手”,处心积虑让自己站上权力舞台,找回点“我也行啊!”的自我感觉。
后来投奔丹妮莉丝,被当作智囊来倚重,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他逐渐从自卑中走出来。
虽然期间他也犯过错,比如低估瑟曦的阴狠,战略上屡屡失利,但好在他慢慢地学会在现实中适时调整策略。
CBT的视角会强调,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得改变他对自己的认知。
提利昂最初时刻把自己视作“被家族嫌弃的累赘”,只好用口头的尖刻来武装自己。
但当他成为一个真正被人尊重的政治顾问时,他脑海里的信念也发生了变化。
从“我就是个人见人厌的小丑”逐渐转为“我拥有智慧,我能帮大家找到出路”。
这一步在ADHD人群里特别关键,如果你老是想着“我就是没救了”“我就是做不成事”。
那每次遇到任务就会带着一种放弃或应付的态度。
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自我觉察,去对付这些负面信念,并给自己设置更积极、合理的目标,就能在行动中慢慢改变。
比如说,ADHD的伙伴经常会在面对冗长的工作任务或作业时,一下子就提不起劲,也很怕出错。
这时候就可以尝试借鉴提利昂的思路:分解目标、找合伙人。
提利昂在治理君临时,也不是一个人苦思冥想,他会借助像瓦里斯(八爪蜘蛛)的情报网、或者布蕾妮、波德瑞克这些人的支持。
还主动跟下层贫民沟通。
对我们来说,也可以化整为零,把工作拆成小步骤,或者请求外部帮助。
比如找个同学、同事一起做习题、一同学习,既能彼此督促,也能让我们缓解枯燥感。
六、提利昂的启示
提利昂最后的选择是“逃离”那个让他窒息的家庭环境,杀死了背叛了自己的爱人——妓女雪伊,射死了正在如厕的父亲(这个场景好搞笑)
不过在现实生活里,咱们肯定不可能用这般极端的方式去“报复”父母。
但我们可以借鉴的是:
当我们察觉某个环境长期让我们痛苦、甚至无法呼吸时。
或许可以尝试“象征性地离开”,即在内心里重新定位与父母的关系。
比如说,家长们如果过于严格,让孩子长期活在负面情绪中,孩子长大后也许很难与父母亲近。
但至少可以在心理上学会“父母也有他们的局限”,从而走出“我必须要得到他们完美的认可”的执念。
在剧中,提利昂真正感到被理解,其实是在跟丹妮莉丝合作时——丹妮看到了他的才华,而不是盯着他的缺点。
从被排斥到被接纳,这种落差感让提利昂自己都惊讶,但同时也激发了他的潜力。
孩子的负面自我认同就越严重,越难以发挥真正潜能。
对ADHD家庭而言更重要的是,一个充满理解和支持的环境,会让孩子更勇敢地去突破自己。
各位老铁,今天涛哥就侃到这儿。
下一期你想涛哥嗑哪个人物,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