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冯巩一句话点醒了,离开中国后,相声演员大山,如今怎么样了

fjmyhfvclm2025-01-25  35

1989年,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在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上表演了一场小品,从此一炮走红,获得了“大山”这个绝佳的中文艺名。

在此之后,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相声明星,事业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深受国人的喜爱。

然而就这样一个人,却因为冯巩的一句话,直接带着家人返回国内,,那么当年冯巩究竟对大山说了什么?他如今又如何了?

大山的出名之路

一次春节,有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偶然获得了一次在央视元旦晚会上的表演机会,导演安排他出演一个叫《夜归》的喜剧小品,扮演一个“中国好男人”的许大山一角。

这出小品获得了极大成功,加拿大的留学生也因此在中国一夜爆红,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山”。

“大山”这一外号对加拿大的留学生来说也许是个意外收获,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却是发自内心的。

大学时代他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来到中国后更加深入地接触和理解了这种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相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此,当大山在一次活动中遇见相声大师姜昆时,他鼓起勇气询问姜昆是否可以收他为相声弟子。

姜昆本就对收徒严格,更何况大山是外国人,所以起初姜昆是犹豫的,但是大山诚恳的态度最终打动了姜昆,1989年底,大山正式开始跟着姜昆学习相声。

由于姜昆平日工作繁忙,大山相声技艺的进步其实主要归功于另一位相声大师丁广泉的指导。

丁老在姜昆不在的时候,会教大山相声的各种专业技巧,比如如何运用语言的抑扬顿挫、改变语气表达不同的情绪,如何处理段子中的文化内涵等等。

在丁老的悉心指点下,大山的相声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后来,丁老还在大山制作个人相声专辑时提供了很多帮助,指导他如何挑选段子、掌控节奏等。

虽然丁老并不是大山的注册弟子,但大山内心早已视他如师父,2018年丁广泉去世时,大山也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发文哀悼他的逝去。

在学习相声近一年后,大山获得机会与师父姜昆、唐杰忠一起登上1990年央视元旦晚会的舞台,他们演出了以师徒为题材的相声《名师高徒》。

大山在相声中饰演一个比老师还懂的“中国通”角色,用流利的中文和夸张的动作成功逗乐了现场观众。

大山的这次相声表演获得观众肯定,也进一步证明外国人说好中国相声并非天方夜谭。

大山在中国的相声事业正处上升期时,加拿大一家顶尖高科技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回国发展。

但是大山选择婉拒了,因为他已经在中国有了事业成就和观众认可,也找到了爱情。

1990年,大山在辽宁的一场演出中认识了当地一名叫甘霖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3年后步入婚姻殿堂,之后又育有一子一女。

甘霖全力支持大山追逐中国相声事业的梦想,成为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可以说,大山不仅在中国找到了事业的舞台,也找到了爱情和家的港湾,他用自己的故事证明,只要怀揣一颗热忱之心,文化和种族的界限并不会成为障碍,反而会成为连接的纽带。

大山的中国之路

1965年,大山出生于加拿大的渥太华,对于中国,大山很小时就有着非同凡响的兴趣,这一切得益于他的爷爷,他的爷爷曾在上世纪带着一家人来到中国,在这里生活工作了数年。

虽然在中国生活期间发生了很多不幸的事,但爷爷依然很怀念这里的生活,于是,听闻爷爷述说的在中国的点点滴滴,小大山内心就萌生了对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的向往之情。

上大学后,大山毅然选择了中文专业,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国文化中,成绩也一直保持在顶尖水平。

大学期间,大山凭借自己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获得了前往北京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对大山来说,这无疑是实现他多年来对中国的向往的大好时机。

这样,大山便踏上了中国之旅,来到北大后,大山更加沉醉在中国文化的海洋里,课余时间,他经常跟中国学生一起讨论中国文化,也会结伴外出感受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都市。

周末的时候,大山也会去长城、颐和园等历史古迹游览,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刚来中国的大山来说是全新的体验。

也正因如此,大山获得了到中央电视台参加节目的机会,意想不到的是,参加这档节目后,大山一炮而红,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红。

大山凭借自然逗趣的性格和流利标准的中文,很快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节目组还特地为大山开辟了个人专场,大山就中国文化相关的题材表演了许多段子,深受好评。

名利场上的成功并没有让大山忘记初心,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爷爷在中国生活的历史痕迹,也希望能找到爷爷当年工作的教会医院。

在热心网友的帮助下,大山如愿找到了这家医院,并亲自来到这里寻根问祖,站在老医院里,大山不禁泪流满面,因为他找到了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印记,这段经历后来也成了大山演艺生涯的一大亮点。

大山的中国之旅充满传奇色彩,一开始,他只是抱着对这片土地和文化的热爱而来,可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的文化根源,还在中国收获了人生的成功。

忽然离国,转型之路

大山通过自己的努力,两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相声,让一个外国人说中文相声深受中国观众欢迎,但冯巩提醒他,如果想长期成功就要跳出这个圈子,于是大山选择回到加拿大。

回国后,大山不再以相声演员身份出现,而是转型成为中加文化交流的特使,2002年,他被列入“加拿大名人录”。

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加拿大代表团成员,之后又担任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代表。

虽然不再频繁表演相声,但大山并没有放弃对这门传统艺术的热爱,他将单口相声与脱口秀进行创新结合,推出了“大山侃大山”这一全新的表演形式。

近年来,大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这一节目的内容视频。

在很多外国网红选择用高调表白爱中国来获取点击量的当下,大山保持低调,分享中国文化和友好交流的正面内容。

他并没有因此错失发展机会,而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成为中加文化交流的桥梁。

结语:

大山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是真心实意的,甚至从某一方面来讲,他比许多中国人还要懂国内的传统文化。

这种爱,是不惨杂利益的,也是不分国界的,希望大山好好的享受当下,然后将自己的脱口秀节目好好的发扬下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gamev918.cn/ent/132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