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症状提示肾损害,医生告诫:这一类抗炎药和3种中草药要慎用

3月11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肾脏病日。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科学认识和有效预防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团队将开展现场、线上义诊,健康咨询,专家直播、科普讲座等活动,守护市民朋友的“肾健康”。

排毒、调节平衡、分泌激素……肾脏是这么“工作”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主任杨琼琼教授介绍,肾脏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形似蚕豆,其三大主要功能是排毒、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和分泌激素。

在身体的日常代谢中,会产生的尿素氮、肌酐等物质,最终会由肾脏中的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为人体“排毒”。另外,肾脏还会参与排除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维持人体体液酸碱平衡,还可以排泄体内多余的钾、钠、钙、镁等离子。同时,肾脏还会通过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腺素等,实现调节血压、促进骨髓造血等效果,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损害,会导致人体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表现为浮肿、尿量减少、乏力、纳差、恶心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这时候,慢性肾脏病已经悄悄“找上门来”。

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疾病,五大症状来“指路”

由于肾脏病变在未累及其他脏器或引起全身反应之前不易被察觉,很多肾脏病患者在初诊时已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为此,对于肾脏疾病,科学的认识其早期症状非常重要。

杨琼琼主任指出,慢性肾脏疾病早期主要有五大症状,包括:

(一)泡沫尿:早期可只表现为泡沫尿,即解小便的时候尿液里的泡泡增多。

(二)尿色改变:正常尿色为淡黄色或者白色透明,注意尿色是否洗肉水样或浓茶样等改变。

(三)尿量改变:平时可留意尿量的情况,正常人每日尿量约1000-2000ml。

(四)腰部酸痛、乏力、胃口差、恶心、呕吐也可能是肾脏损害的一种信号。

夜尿增多:留意夜尿是否增多,在睡前没有多饮水的情况下要频繁起床解小便。

同时,专家建议,定期地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生化,肾脏B超等体检,特别是尿常规检查,是及早发现肾脏疾病潜在发病风险的最有效方法。

避免肾损害,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如何能保持肾脏健康,避免肾脏损害,杨琼琼教授给出了以下建议:

1.多饮水、多排尿、不憋尿,避免熬夜,合理膳食。

肾脏负责清除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和毒物,多饮水、多排尿可以有助于机体排除有害物质。熬夜、过量营养成分摄入都会加重肾脏负担,规律休息、合理膳食有利于预防肾脏疾病。

2.药物使用需谨慎,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多数药物部分或全部通过肾脏代谢,肾脏对药物也非常敏感。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用药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肾损害。非甾体类抗炎药有消炎、镇痛、退热等作用,经常被使用于感冒、头痛、痛经、痛风等情况,但该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肾损害。

3.慎用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如马兜铃酸

部分中草药对肾脏有毒性作用,如马兜铃酸、关木通、草乌等。用药应在正规医院或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要轻易相信民间偏方。

4.如接受了增强CT检查,检查前后可适当多饮水,促进排泄。

目前增强CT时常使用的优维显、泛影葡胺等含碘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进行操作前后可以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减少发生肾脏损害的风险。对于已经有肾病基础的患者,需要咨询医师是否可行增强CT检查。

5.管理好血压、血糖,减轻肾脏负担。

高血压、高血糖对肾脏来说都是负担,长期血压、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有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一到两次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目标。(通讯员:黄睿、张阳、韩倩倩)

以上就是【5大症状提示肾损害,医生告诫:这一类抗炎药和3种中草药要慎用】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更多健康资讯请访问就医吧主页。

精彩评论

    登录您只有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