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聚焦青岛政务服务 高效办成一件事

fjmyhfvclm2025-01-23  16

1月2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青岛市通过强化要素融合、打通数据壁垒,推动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高效办理的经验。改革后,跑动次数减少75%,申请材料压缩92%,办理时限压缩87%。这不仅是行政服务理念的改革,也是在数字技术发展和数据流通不断规范的基础上,对政务服务流程的重塑。

焦点访谈聚焦青岛政务服务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关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持续深化系统集成改革,创新拓展服务场景,优化特色增值服务,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的服务体系。自“一件事”上线以来,已惠及2.5万自然人、15万经营主体和200余个项目建设,并争取到国家层面改革试点6项、省级层面26项。综合审批平台“智审慧办”和“五个一”全流程数字赋能新模式入选国家典型案例推广,青岛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连续五年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焦点访谈聚焦青岛政务服务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为优化线下资源配置,实现线下“一门办理”,青岛市设置了6个“一件事”专区和32个“一件事”窗口,提供13个“一件事”的线下办事服务。市本级23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纳入市民中心集中办理,确保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就能办完所有事。此外,组建重大项目服务团队,建立“全程跟踪、紧盯需求、专员跟进、专班服务、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服务深蓝中心、山姆会员商店等项目550余次,解决堵点2000余个。

焦点访谈聚焦青岛政务服务 高效办成一件事

线上服务方面,青岛市利用“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专区,展示企业和自然人两个全生命周期18个“一件事”主题,提供视频版、图解版、详解版的办事指南。除涉国家秘密事项外,服务事项和应用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和办理,实现线上办事“一网通办”。

焦点访谈聚焦青岛政务服务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为了更好地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青岛市推动市民中心窗口和咨询热线与“青诉即办·12345”联动,闭环处理群众意见建议,日均接线近1000次,总接线量同比增长7.1%,平均等待时长3.4秒。设置“一件事”综合服务导台,组建全域2500余人专业化帮代办团队,打造7×24小时“云客服”,并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提供线上线下咨询、精准导办和全程帮办代办服务。

结合企业和群众需求,青岛市对同一类型的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横向串联集成,如将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从国家要求集成的6个事项扩展到8个;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从国家要求集成的5个事项扩展到17个事项联办,创新打造“17合一”服务新模式。

对于涉及同一主体的行政审批事项,实施纵向并联集成,如在企业信息变更、注销、迁移三个国家级“一件事”办理基础上,推出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相关经验做法纳入国务院办公厅“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经验材料。同时,在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国家级“一件事”基础上,推出项目开工、竣工验收两个“一件事”改革,社会投资项目拿地最快5个工作日即可开工建设,联合验收时限控制在12个工作日以内,基本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围绕推动青岛都市圈政务服务合作,青岛市实施综合混联集成,加强政务服务联通互认、协同合作,统筹推进“一件事”同城办理。目前,与烟台、潍坊、日照三地六个区(市)建立政务服务合作机制,围绕10个方面、13项跨域通办“一件事”,实现政务服务一体化、民生服务便利化,让企业群众享受更多、更高水平的“同城待遇”,助力青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针对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青岛市持续推出“一件事”事项,推动服务供给从“基础型普惠服务”向“定制化、个性化衍生服务”转变。例如,聚焦企业群众差异化办事需求,创新“入户办”“延时办”“专场办”等重点群体定制化服务场景,累计惠及6万余人次。

在企业开办、变更等“一件事”改革中,承接“企业登记智能表单”国家级试点任务,推出61个证照联办、联变套餐,申请材料和环节压减50%以上,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复制推广。

围绕加强行业系统数据共享,完善智慧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等平台功能,创新电子证照“联展联用”,推进更多要素“数据替跑”,实现更多材料免提交。例如,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改革,平台打通发改、住建、规划等部门34个业务系统数据壁垒,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数据实时共享更新,办理部门由11个减少至1个,审批时限最多由37个工作日减少至7个工作日,压缩了8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gamev918.cn/news/131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