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3岁的女孩在外地工作,刚回到家门口就有三辆车排队等着相亲。她提到,还没回家时,媒婆就开始打听她的具体回家时间。刚到家大约10分钟,门口就停了三辆车。回家一周内,每天要见两到三个相亲对象,最多的时候甚至要见五六个人。
这条新闻下有一条评论“如果是我,宁可不回去了”,获得了412个赞,是600多条评论中获赞最多的。
春节长假期间,许多单身适婚年轻人除了享受家庭团聚的时刻,还面临着被长辈亲戚催婚、催相亲、催生娃的压力。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心理专家给出了几个建议:
与父母进行开放而坦诚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并寻求外部的支持和理解。当气氛紧张时,可以适时提起轻松的话题,如热门新闻事件或家庭成员的成就,保持冷静的沟通策略也很重要。面对长辈的询问,年轻人可以先表达感激之情,然后礼貌地说明自己目前更关注职业发展或其他生活目标,展示自己的成熟与独立思考能力。
调整心态同样重要。尽管传统观念可能带来压力,但最终决定权仍在于自己手中。利用这个机会加深与家人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寻找彼此理解的相处模式,可以提升过年的喜庆氛围。
遇到实在推不掉的“相亲局”时,不必从心里抗拒,毕竟这是父母长辈的一番用心良苦。不用太在意结果,看对眼就慢慢发展,没感觉就当作认识一个普通朋友。不要认为相亲就是把自己“商品化”,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结识新朋友的社交方式。
此外,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轻相亲”也可以尝试。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找搭子”活动,如骑行、徒步、滑雪、露营、旅游等,这些活动都带有社交属性,不少年轻人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将聊得来的“兴趣搭子”升级为恋人。
对于过年回家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有长辈亲戚邻居热心介绍对象,这正说明你的人品才能得到了认可,也是大家关心关爱的表现。“被催婚相亲”其实不必过于担忧,若能在“被安排”中碰到意中人,那更是意外之喜。
世间种种,希望最美。让我们对未来的一切保持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