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孩子最喜欢与同龄的孩子在外嬉闹,甚至可以无忧无虑的玩一整天,夜不归家。可是,他却是个例外,甚至上学也只能短暂的停留2小时。在他身边发生了什么事?终身黄疸又是什么病?了解他的怪病带给了他怎样的一个故事。
4岁男孩患怪病Ismail Ali 今年4岁,他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100个患了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的人,也称为“终身黄疸”。他的身体缺少一种酶,导致过度分解血红细胞,毒素积聚在他的心脏会让他有生命危险。
为了分解毒素,Ismail 每天需要花上20个小时的时间,待在有蓝光的床上接受治疗,在这里他吃饭、睡觉、玩耍。
Ismail 在出生一周的时候就进行了光疗法治疗他的疾病。43岁的母亲 Shahzia Chaudhari 表示:“Ismail 做任何事情都在光下,包括吃饭和睡觉,他和其他普通小男孩一样。”“他没有其他选择,如果毒素累积可能会脑损伤或者死亡。”“我们不得不适应这样的生活,我们不能出去吃饭,不能去参加婚礼,我们必须一直待在Ismail 床边。”?“不过我们爱他,不会因为外面的世界改变他。”
除此之外,唯一可以用的其他治疗办法就是肝脏移植,但是 Shahzia 和他的丈夫认为这会害死 Ismail。因为家族对麻醉有不良反应的历史。这对夫妇的女儿,18岁的 Saima,因为疫病不能进食,只能进行生命维持,她死后进行了活体检测。医生发现整个家族对于药物过敏,当他们进入睡眠状态的时候。不过这对夫妇表示, 如果未来 Ismail 决定做肝脏移植手术,会支持他的决定。现在希望给他一个最好的童年。
家人在家里装一个治疗的床,Ismail 是唯一拥有这种特殊治疗仪器的孩子。灯每六个月需要进行更换,它的有效治疗时间是1000小时。Ismail 每天花20个小时在灯光下,他不能跳来跳去,不过当他出来的时候,一件事情就是跳上父母的床。
因为这种治疗方式, Ismail 一次只能去学校两个小时。他们目前正在等待一种更好的产自荷兰的床,它可以提供更强烈的光治疗,也更有效。使用它 Ismai 每天只需要花7个小时治疗。
终身黄疸是什么病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CNS)又称为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先天性非梗阻性非溶血性黄疸,也被称为“终身黄疸”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表现
Ⅰ型罕见,由Crigler-Najjar于1952年首先报道,患者是致criglel-najjar型基因的纯合子,新生儿出生后迅速出现黄疸,多在出生后1~4天即有显着黄疸,胆红素浓度可高达289~816μmol/L,90%为非结合胆红素;由于非结合胆红素对脑组织有亲和力,新生儿出生2周内常出现肌肉痉挛和强直,惊厥,角弓反张等胆红素脑病表现,患者无溶血现象,胆汁呈无色,无胆红素,胆囊造影正常。
Ⅱ型少见,但较Ⅰ型多见,于1962年发现,是致Grigler-Najjar型基因杂合子,患者出生后不久出现黄疸,也有在幼年或成年期发病,病情较Ⅰ型相对较轻,无神经系统症状,智力发育亦正常,黄疸程度较Ⅰ型稍低,血清胆红素波动于85~374μmol/L,胆红素脑病少见,胆汁有色素,粪便中也有相当量的尿胆素,仅有少数病人因血中非结合胆红素较高,从而引起锥体外系的损害,其他肝功能检查皆正常。
病理性黄疸有永久性脑损害黄种人比白种人更容易出现黄疸,85%的足月儿和绝大多数的早产儿,在新生儿期(脐带结扎到出生后28天)都会出现黄疸,其中大多数是生理性黄疸,会自然消退,少数是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核黄疸,永久性损害脑部神经,孩子会傻掉。
“即使是病理性黄疸,只要早处理,几乎100%能治愈。”育儿专家说,现在顺产两三天即可出院,而新生儿黄疸一般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坐月子期间,如果房间里光线暗,就很容易忽视黄疸变化。有的家长即使发现黄疸也不在意,想当然地认为是生理性黄疸,以后能消退,耽误了治疗。
育儿专家提醒,家长一定要格外警惕婴儿病理性黄疸。最新版的儿科教材指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值超过相应的光疗干预标准或上升过快;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具备以上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要及时治疗。此外,O型血妈妈生下非O型血孩子,如果宝宝溶血,要警惕是否有溶血。还有一种RH血型溶血,发生率低,但更严重,如果“熊猫血”妈妈生下不是“熊猫血”的孩子,要格外警惕RH溶血。
需注意的是,约2/3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出现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一般出生1周内出现,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可得到缓解,一般不发生胆红素脑病。还有一种是母乳性黄疸,指母乳喂养的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仍有黄疸,一般不需任何治疗。
照蓝光是“退黄”方法照蓝光是最经济有效的“退黄”方法,但很多家长对此持抵触心理。“宝宝刚生下来没几天,就被抱出去脱光光照蓝光,家长往往觉得很恐怖。”育儿专家解释说,光疗其实是很安全的,其原理就是把脂溶性的间接胆红素变成水溶性的物质,便于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