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趁热喝还是凉了喝

fjmyhfvclm2024-11-07  22

服用中药时,我们常听到“药物治标不治本,中药材标本兼治”的说法,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往往倾向于选择中药调理。但如何正确饮用中药,是温服还是凉服,成为许多人内心的疑问。以下是一些基本指导原则:

一般而言,中药汤剂推荐“温服”,即煎煮后待其自然冷却至接近体温时饮用,大约在30℃到37℃之间;而丸剂、散剂则建议用温水送服。

几种常见的适合温服的中药包括:

麻黄汤,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流行性感冒,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

小青龙汤,适用于风寒夹湿、哮喘、肺炎等症状,能温肺化饮、解表散寒;

理中丸,用于缓解脘腹冷痛、小儿慢惊风等,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的作用;

当归四逆汤,主治手脚冰凉、血脉不畅,如风湿性关节炎,具备活血通络、补血养血功能;

归脾汤,改善心悸失眠、贫血症状,有益气补血、健脾安神之效;

四磨汤,针对情绪抑郁、气滞不畅的情况,有良好的疏肝理气效果。

至于散发寒邪的中药,建议趁热服用,并可辅以热食以增强药效;而对于清热解毒的药物,尤其是在夏季使用的清凉解暑中药,“冷服”更为适宜。例如,南方地区夏季常饮用的“下火茶”,多为凉服,以达到最佳的清凉解暑效果。

中医有“阳病热服,阴病凉服”的原则,意味着治疗热性疾病时药物可凉服,反之寒性疾病则宜热服。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调节用药温度。热证通常伴有发热、口渴、便秘等症状,舌红苔黄;寒证则表现为怕冷、腹痛、肢冷等症状,舌淡苔白。

另外,中药名称中也有提示:多数“汤”剂建议热服,而称作“饮”的则多需凉服,这与古语中“汤”与“饮”字含有的温度暗示相契合。尽管如此,患者在实际服用前,最好向开具处方的中医师确认具体服用方法,确保用药准确无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gamev918.cn/news/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