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各种知识贩子鼓吹,学习成了个人成长、解决问题的万能药方。然而学习最大的副作用是泯灭个性、消除差异。这在创新不足、极致内卷的时代,无异于自绝出路。
德勒兹的差异哲学,给我们开辟了新的视野, 差异才是孕育生机、引领未来、走出危机的原动力。
在德勒兹的哲学视域中,差异是世界的本质,是推动万物生长、演变的原动力,而创新则是差异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具象化呈现,它意味着打破既定的框架,开辟全新的路径。然而,在当下诸多领域,尤其是教育与人工智能等诸多涉及学习的场景中,过度学习这一现象却如同一袭沉重的阴霾,笼罩着差异与创新的天空,使其黯然失色。
过度学习,恰似一位贪婪的收藏家,将海量的数据、知识、经验一股脑儿地纳入囊中,却不加甄别地全盘吸收。它试图通过对大量样本的反复研习,让学习主体精准地掌握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规律,以期在面对类似情境时能够毫无差错地给出答案。这看似是一种追求极致精确度与确定性的努力,实则却陷入了过拟合的泥沼。
过拟合,就如同在一片沙地上,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每一粒沙子的形状、纹理,然后试图根据这些微观的细节来绘制整片沙地的全貌。它过于关注训练数据中的琐碎特征,将那些偶然的、局部的、甚至可能是噪声所导致的波动,都当作是至关重要的规律来学习和记忆。于是,在学习主体的脑海中,构建起了一座错综复杂、无比精细却又脆弱不堪的知识城堡,这座城堡只在特定的、与训练数据高度相似的环境中才能巍然屹立,一旦环境稍有变化,便轰然倒塌。
在教育领域,过度学习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对解题套路的机械模仿。他们如同被训练有素的机器,能够熟练地在标准化考试的轨道上飞驰,精准地应对那些早已被预设好的题目类型。然而,当他们走出考场,面对真实世界的复杂多变,面对那些未曾见过的新问题、新情境时,却往往束手无策。因为在过度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从未有机会去接触、去思考那些与既定知识体系存在差异的元素,他们的思维被局限在了一条狭窄的通道内,无法灵活地调整方向,无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更无法在差异中寻找到创新的灵感。
缺乏差异,是过度学习带来的又一灾难性后果。差异,如同宇宙中绚烂多彩的星辰,每一颗都有其独特的光芒与轨迹。在正常的学习过程中,差异是激发思考、促进理解的关键因素。它让我们意识到世界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与变数。我们通过对差异的观察、比较、分析,逐渐剥离表象,洞察本质,从而构建起更为丰富、立体、动态的知识体系。然而,过度学习却将差异无情地抹杀。它以一种标准化、统一化的学习模式,将所有的知识、经验都强行纳入同一个框架之中,试图消除一切不符合既定规律的“异端”。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习主体的视野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同质化的空间内,他们所接触到的都是相似的知识、相似的案例、相似的思维方式,差异被淹没在了海量的重复信息之中。
创新,作为差异在实践中的绽放,自然也因过度学习而受到严重的抑制。创新需要在差异的土壤中生根发芽,需要学习主体敢于突破既有的认知边界,敢于在未知的领域中探索、尝试。然而,过度学习所培养出的学习主体,却往往缺乏这种勇气与能力。他们习惯了在既定的知识框架内按部就班地行事,对于任何偏离常规的想法或做法都心生畏惧。他们害怕犯错,害怕与众不同,害怕因为尝试创新而遭受失败。因为在过度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被灌输的观念是:只有遵循既定的规则、复制既有的模式,才能获得成功。于是,创新的火花在他们心中被悄然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机械的、重复的、毫无生机的“学习”状态。
要摆脱过度学习所带来的过拟合、缺乏差异与创新不足的困境,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学习的本质与目的。学习不应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应对考试或完成任务,而应是为了培养一种能够适应变化、拥抱差异、激发创新的能力。我们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差异,鼓励学习主体去接触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不同观点的知识与经验。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在差异中寻找联系,在矛盾中寻求平衡,在变化中把握规律。只有这样,学习主体才能在差异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让差异与创新重新成为学习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