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无人机以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低空产业”。
所谓的低空产业,指的就是在一定高度内实现载人低空飞行,以及短程无人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
以第二种为例,我国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试行无人机送外卖的业务,未来在低空经济圈的探索很可能将不再局限于“送外卖”一个点上。
而我国内部也有不少公司和企业开始在研发低空飞行汽车,以满足人们对未来出行的需求。
其实不只是我国相关企业对这一领域有研究,国外同样也是如此。
其中一家名为Lilium的德国企业,更是被誉为“飞行汽车界的特斯拉”,全球不少高科技企业对其寄予厚望,也有不少大佬对他进行了投资。
但没想到的是,Lilium在历经9年的发展后,在去年10月前后,突然对外宣布破产。
其创始人丹尼尔·维甘德更是在公司破产后,绝望表态: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他绝不会在德国创业。
那么丹尼尔到底经历了哪些痛苦,才会在万众瞩目之下无奈宣布破产?未来低空飞行汽车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呢?
Lilium破产
1985年出生的丹尼尔,自小他就对飞行这件事非常感兴趣,在他14岁那年,竟然就已经取得了滑翔机的飞行执照。
在进入大学后,丹尼尔又专门攻读了航空航天专业的硕士学位,并在校园里认识了3位至交好友。
4人不但都有着高学位,而且对飞行这件事更是十分执着,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的他们在一次偶然之下,从直升机垂直起降的过程中发现了灵感。
在2015年的时候,四人突发奇想,决定设计和研发一款可民用的低空垂直起降飞行器。
当时还没有飞行汽车以及低空经济圈这些概念,他们这样做完全就是出于自己的热爱,于是Lilium这个公司便应运而生。
从丹尼尔等人的设想中,他们研发出来的产品,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在低空实现垂直起降的微型电动飞机,他们给这款产品的定位,是人类在21世纪实现的重要交通工具。
就这样,有技术有想法的四人,在成立Lilium后,很快就得到了欧洲航天局的支持,并获得了1000万欧元的首轮融资。
没过多久,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的发展开始盛行,他们所创建的Lilium,正好赶在风口之上。
也正是因为率先提出的优势所在,Lilium很快就引起了欧美国家一众科技大佬的重视,而Lilium获得的资金支持也开始慢慢变多。
投资Lilium的公司有哪些呢?
除了LGT皇家银行、Atomico风投公司、推特联合创始人旗下的Obvious Ventures投资企业外,连我国腾讯也从中投了差不多40亿人民币。
2019年的时候,Lilium就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架五座全电喷气式飞机的原型机,但所取得的飞行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Lilium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然后再继续他的融资之路。
数据显示,自从成立以来,Lilium获得的投资就多达15亿美元,约合108亿人民币。
拿到这么多钱的Lilium取得成功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作为一家初创科技公司,在产品研发上,就是需要不断烧钱,不管是操控系统还是产品外形设计是否符合空气动力学等等,都需要不断砸钱进行验证。
所以即便是拿到108亿的融资,他们的烧钱速度还是很快,在2022年的时候,Lilium光亏损就高达2亿美元!
原本他们正在研发的六座载人飞行器准备在今年进行首次载人飞行,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最终Lilium这家企业倒在了去年的寒冬里。
究其原因,丹尼尔认为这都是德国政府的“锅”。
德国政府为何不支持?
丹尼尔之所以这样说其实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Lilium破产之前,丹尼尔曾试图从德国银行贷款1亿欧元。
但是德国政府却并没有同意,最终Lilium也只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
而德国政府之所以不同意丹尼尔的贷款申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德国高层对他们的研究并不看好。
虽然Lilium从2015年成立后,在低空载人飞行器上的研究投入很多,但实际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在2019年的时候,他们设计研发的飞行器,在进行试飞时,仅仅飞了五分半的时间,与设计预期的1小时相差甚远,而且还是在没有载任何人或货物的前提。
显然,花费那么多经费,结果造出来一个实际飞行能力还不如无人机的产品,这就离实现“低空载人”的目标相差甚远。
自然德国政府对他们的产业不看好也是情有可原。
那么Lilium是不是就意味着彻底倒闭了呢?
根据相关报道,在本月10号的时候,欧洲的投资财团Mobile Uplift Corporation注资2亿欧元收购了Lilium子公司的经营协议。
这也意味着,这笔资金的进入,还能帮助Lilium缓一口气,如果交易顺利的话,那么最早在今年1月中下旬就能重新恢复生产。
但如果Lilium今年还是没能做出让人惊艳的成果的话,那么最终它也难免会面临倒闭的窘境。
其实不只是Lilium,在我国国内,很多车企已经开始注意到低空载人飞行器潜在的巨大市场,许多企业已经相继投入研发,并已经有样机生产出来。
早在2023年6月的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首款分体式多旋翼飞行汽车就已经实现了首飞。
除此以外,我国长安集团也表示,在未来五年里,将会持续投入超200亿,研发飞行汽车的发展。
类似于小鹏这样的汽车产业,也在探寻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在海上的公开飞行。
我国诸多车企纷纷将目光放到飞行汽车的研发上,这能很有效地促进各个车企之间的竞争交流与合作,在这种竞争环境中,我国飞行汽车产业在未来或许也能走到世界前列。
但目前对飞行汽车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如何提高其飞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就是一大难题。
再加上,是采用全电推动的模式,如何提高热安全、电池安全、驾驶舒适度、外型设计以及智能驾驶等重重问题,也需要有个可行的方案。
除此以外,在低空飞行时,如何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如何提升续航能力,如何解决飞行器的起飞和停靠等等,都是问题。
所以在短期内,想要成系统地实现飞行汽车载人的壮举,还是很难,更别提后续的商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