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重在“科”要在“普”

fjmyhfvclm2025-01-23  9

中国科技馆发布数据显示,经测算,2024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数百家科技馆接待观众首次突破1亿人次,比2023年增长16.3%。科技馆点亮更多人的科学梦,成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推进,新科技和新业态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成为实现创新发展的坚实“两翼”。越来越多的科普教育基地成为“科技迷”的打卡地,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科技馆已经不单是一座物理意义上的场馆,而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校”。触手可及的前沿科技成果、新颖有趣的科研活动、感人至深的科学家故事、沉浸式技术体验,这些都是科技馆为公众送上的“科普大餐”。科技馆用“科普+”的多元形式,把“硬核”科技融入公众日常生活,赋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展现出科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

过去一段时间,作为科普服务核心阵地的科技馆(站)和科技活动中心,在“科普+”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呈现出一系列新气象。比如,中国科技馆推出的科学文化访谈节目《北辰对话》以“线上+线下”“对谈+互动”的模式,带领观众探寻科学文化前沿问题;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81个乡村科普馆,通过科普特色产业,打造了农牧民身边的“科技孵化器”;上海自然博物馆使用AI“复活术”,使长须鲸、白鱀豚和猛犸象等珍稀馆藏标本“活”了起来。“科普+”在本质上是一种“大科普”理念,是覆盖不同地域、领域和主体的社会化、多元化的科普形式,它正在全面融入社会日常,为推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带来了巨大潜力和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持续建设并形成了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技馆等协同发展的现代科技馆体系,使科技馆体系成为一项“惠民工程”,公共科普服务更加均衡普惠。数据显示,2024年,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746站、服务公众2848.6万人次;科普大篷车累计行驶里程268万公里、开展活动3.6万场;面对偏远地区乡村学校开展的“流动科学课”活动网络传播量超3.5亿次。面向未来,我们需进一步提高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打通科普服务从城镇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以“科普+”服务助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推动“科普+”资源更加开放流动。“科普+”是多元主体参与的科普新生态,它以“科普+网格”“科普+艺术”“科普+摄影”等多元形式实现了科普资源的有效利用。2021年,我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正式推出,在“天宫课堂”上,航天员们化身“太空教师”,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充分利用了载人航天宝贵的天地科技设施资源。未来,我们应紧紧围绕航天、深海、核电、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双碳”等科技热点领域,打造“科普+”优势资源,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推动“科普+”资源跨域、跨界和跨国流动。近几年,我国科技馆加强了联动共享,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跨越山海,将优质科普教育资源送达偏远地区,结出累累硕果。同时,我国流动科技馆项目陆续开展国际巡展,积极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普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国际科普合作“朋友圈”,丰富了国际科普资源。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其重在“科”,要在“普”。未来我们当紧贴国家重大需求,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以更高质量的“科普+”厚植科技创新的沃土。作者:巩永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3日 04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gamev918.cn/tech/131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