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北电胜利能源储运中心智能集控中心操作人员正在对输煤系统运维情况进行监控。刘虎威 摄
眼下,正值煤炭保供关键期。全区各大煤矿正全力以赴抓生产、保供应。
在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一辆辆白色无人驾驶矿卡按照设定路线平稳运行。该公司首批40台百吨级混合动力矿用无人驾驶宽体矿卡已完成5编组自动运行,通过5G网络传输,车辆具有定位导航、自动起步、循迹行驶、自动装载、自动避障绕障、自动卸载、平台调度等功能。
“入冬以来,公司充分依托胶带智能巡检机器人、车辆防撞辅助系统等智慧化手段,对重点输煤胶带系统、输煤区域附属设施、上煤运输车辆等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视巡检,有效保障煤炭保供工作稳定运行。”公司总经理贾宏君介绍。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发挥着“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煤炭保供量及外送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保障了大半个中国的能源需求。近年来,内蒙古大力促进煤炭资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开发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路径和方向。从传统粗放到深耕细作绿色发展,清洁、高效、智能,已成为全区煤炭行业发展的鲜明特点。
“我们制定了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验收办法,要求新建煤矿按照智能化煤矿标准建设,生产煤矿实施智能化改造。目前,全区已建成智能化煤矿205处,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80个,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达到88%,预计2025年底前符合条件的生产煤矿全部完成智能化建设。”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行动的有序推进,煤矿的“减人、增安、提效”成效明显,煤矿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涌现出了一批技术领先、安全可靠、可复制的智能化建设先进典型。目前,准能黑岱沟、大唐龙王沟等9处煤矿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全区20项案例入选《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汇编(2023年)》。
在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同时,内蒙古有序推进各类绿色开采技术试点示范,持续提高煤炭清洁绿色供应水平,煤炭绿色开采取得积极进展。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伊敏露天矿利用“煤电一体化”生产优势,通过采用绿色采矿工艺和先进复垦绿化技术,实现煤、电、水、灰、土的高效循环利用;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扎哈淖尔煤矿遵循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边养护的原则,实现了2.53万亩的生态面积修复,种植了5.8万棵乔木和近660万株灌木;新矿内蒙古能源裕兴煤矿自主研发出“连采连充”开采方式,使得“出煤不见煤、排矸不见矸、污水不外排、固废全充填、地面不沉降、环境不破坏”,实现绿色开采。
“以前是我们工人下井挖煤,后来上了机械采煤,现在都是5G覆盖全流程智能操作,基本做到了井下不见人,采煤不见煤。”一位见证了煤炭行业发展变迁的煤企老员工说。
内蒙古矿业已经步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绿色矿山344家,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47家。
2024年12月底,内蒙古出台文件,吹响推进小型生产矿山绿色转型的冲锋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大中型生产矿山开展绿色矿山创建的同时,高度重视小型生产矿山绿色发展,科学合理研究制定本地区小型生产矿山参照绿色矿山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分类有序推进矿业绿色转型发展。
煤炭绿色开采是基础,高端多元利用更关键。
在内蒙古久泰馨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车车黑色煤炭经过化学反应,变为白色聚乙烯、聚丙烯颗粒。这些白色颗粒不仅能制成食品包装袋、行李箱、可降解餐具等大众消费品,也是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碳纤维自行车架、芳纶防弹衣等高端产品的重要原料。
“我们以煤为基,通过技术赋能,逐步构建以烯烃、芳烃、液氢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产业格局,实现了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内蒙古久泰集团副总工程师崔宇说。
目前,由久泰集团和清华大学合作建设的全球首个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正在加紧推进。作为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该项目主要产品均四甲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可广泛应用到微电子、航天等高科技领域。项目建成后,将推动能源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从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内蒙古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建设鄂尔多斯国家级现代煤化工示范区,已建成煤制油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各类现代煤化工项目36个,煤制气产能全国第一,已建成全国规模较大、品类较全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年转化原煤超1亿吨。
“双碳”目标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为撬动煤炭未来转型发展的支点,是立足我国资源禀赋、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内蒙古正着力探索“双碳”背景下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路径,推动现代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发展,布局建设煤化工配套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内蒙古正积极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统筹煤炭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广“新能源+矿区生态治理”模式,探索建立风光火储氢多能协同开发的矿区清洁能源系统,探索建立绿电、绿氢耦合煤化工完整产业链,推动煤化工产业向低碳、零碳转型。(记者 康丽娜)